從巍巍賀蘭到南海之濱,經過半個多月的攜手奮戰,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援海南醫療隊工作的方艙醫院內,越來越多的患者向醫護人員揮手告別,海南“保衛戰”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明天出發支援海南,請盡快收拾行李,準時按通知地點集合”。回想起8月中旬的那個夜晚,隊員們仍然歷歷在目。從接到通知到集結出發,前后不到12小時,有的甚至正在夜班崗位救治患者,臨時被同事替換回家快速收拾了行李,沒有過多的時間與家人告別,8月16日凌晨便匆匆啟程。
此次的支援任務是在海口方艙醫院治療無癥狀感染者及輕癥患者。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選派的24名醫護人員中大多數都有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但是面對陌生的環境和狡猾的病毒,大家沒有絲毫放松,在寧夏援瓊醫療隊的統一安排下進行了一遍又一遍防護用品穿脫培訓,嚴格規范細節,必須做到人人考核達標。
這里不是戰場,卻彌漫著硝煙。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護士長姚娜是此次銀川醫療隊的組長,抵達后她協助組織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將嚴謹細致的作風貫穿工作始終。為了保證隊員能夠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她依據工作性質、能力、人員數量,合理安排人員進艙工作并隨時關注隊員的工作情況、身體狀況、思想動態,每天每位隊員的情況收集完畢才能安下心來。同時她也承擔著艙外院感工作,面對海南悶熱的天氣,密閉的防護服在工作中讓她和隊友有時力不從心,她心中默默給自己鼓勵,要堅持住,工作干不完會給后面的隊友們帶來麻煩。
個人防護監督組(PPE)和感控組是艙內“戰友”的守護神,主要負責防護用品穿脫檢查、穿衣區脫衣區的消毒清潔及協調等工作。雖然沒有進入艙內近距離接觸患者,但要保證每一名隊員健健康康上班、平平安安出艙并不輕松,因為再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帶來極大的感染風險與后果。準備區PPE崗的老師們每天都會協助即將進入方艙工作的同事穿戴防護用品,必須從口罩的氣密性、面屏的高低到防護服的有無破損,再到鞋套、手套與防護服的銜接,每個細節不折不扣地達到標準要求,才能進入艙內工作。同時還要做好環境消毒、醫廢轉運、人員分流等重點環節的工作流程、防控措施逐一落實。“隊友在保護患者,我們在保護他們,這何嘗不是一種榮耀”。
我院隊員們工作的方艙內共收治患者2000余人,人員多、流動性大、語言不通成為這里工作的難點之一。艙內醫護組高效配合,內外協同,為患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制定出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并告知飲食及運動注意事項及新冠肺炎相關知識,消除大家對病毒的恐懼,安心配合治療。
由于方艙醫院設在會展中心內,場館面積大,隊員們上下班和收治患者都要穿著“大白”徒步,在炎熱的天氣下猶如蒸籠般悶熱。但進艙以后就只顧專心工作,只有在每次任務結束,脫掉防護服的那一刻才會感受汗流浹背,貼身穿的刷手服不停滴水,口罩里的汗水甚至導致呼吸困難,有種溺水的感覺,但患者的一聲聲“謝謝”、一句句“辛苦了”,讓大家感覺格外美好。
“能在最好的年紀做最有意義的事,盡自己的微薄之力來守護一方平安,不負青春,不留遺憾”,這是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24名援瓊醫療隊員共同的心聲。在國家和人民需要時,他們跨越了山與海來到海南人民身邊,充分發揚偉大的抗疫精神,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和堅韌不拔的毅力,齊心協力戰疫情,用醫者的使命和擔當守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