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射線裝置(DSA)核技術利用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信息公示
2023年1月4日,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自行組織專家,對其醫用血管造影X射線裝置(DSA)核技術利用建設項目進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會議。驗收組聽取了建設單位對項目建設及環保“三同時”執行情況的介紹、竣工驗收監測單位關于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情況的匯報,查看了項目工程建設內容、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環保設施運行情況,并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設施驗收技術規范和指南、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和審批部門審批決定等要求,形成如下驗收組意見:
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一)建設地點、規模、主要建設內容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位于銀川市興慶區利群西街2號,本項目位于住院樓一層東側DSA室,由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捐贈給醫院一臺醫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用X射線攝影裝置將原住院部一樓DSA手術室的1臺舊DSA設備替換,并對原DSA機房進行簡單改造,主體結構及屏蔽施工措施未發生改變,此DSA設備用于進行冠狀動脈造影及支架植入術,外周血管造影及介入手術治療,該項目報廢的DSA已于2015年9月通過寧夏回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環評審批并于2016年通過驗收。現需要申請辦理輻射安全許可證變更。本項目新安裝的DSA設備的最大管電壓為125kV,最大管電流為1000mA,屬于II類射線裝置,項目總投資約26萬元,核技術利用環保投資26萬元,占總投資的100%,主要用于輻射防護、警示標識等措施。
(二)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該項目報廢的DSA已于2015年9月通過寧夏回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環評審批并于2016年通過驗收。醫院利用原有DSA的工作人員和相關管理制度,使用射線裝置種類沒有超出原有輻射安全許可證許可種類及范圍,使用場所不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關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管理名錄>中免于編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核技術利用項目有關說明的函》(環辦函[2015]1758號)以及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的要求,在已許可的生產、使用高類別放射源或射線裝置的場所,不改變已許可活動種類的前提下,增加生產、使用同類別或低類別放射源或射線裝置,包括增加與原許可證內容相同或不同的核素種類,增加同種或不同型號、參數的射線裝置時,可免于編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但須提交輻射安全分析材料。因此,醫院委托寧夏博爾特醫療測試研究院有限公司對建設單位的變更內容進行輻射安全分析。
截至目前,住院樓一層心臟診療中心DSA設備已安裝調試完成,并委托寧夏博爾特醫療機構測試研究院有限公司進行了設備性能及場所防護的驗收檢測,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相關輻射防護措施也已投入使用,醫院于2022年11月重新申請辦理了《輻射安全許可證》。本次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針對該項目屏蔽輻射防護、連鎖裝置、警示標識、監測設備等設施。
四、驗收結論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修訂)》和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要求,該項目執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建設項目前期環境保護審查、審批手續完備,技術資料與環境保護檔案資料齊全,經現場對環保設施建設運行情況勘查,DSA射線裝置核技術利用項目輻射環境監測結果符合《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該核技術應用項目涉及的職業人員及公眾人員的年有效劑量均符合《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的要求;項目建設布局符合環評報告要求,設置屏蔽措施、輻射安全設施、警示標志及防護用品符合《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已建成輻射安全管理體制,并制定一系列輻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從而確保輻射工作人員的職業健康,保證輻射管理工作的進行。
綜上所述,項目符合環保驗收條件,同意通過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現根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對該項目驗收情況予以公示。